栏目分类
蓝莓枝头春意闹 山海协奏守岁歌——记青岛西海岸新区高级农艺师孙方雷在甘肃岷县的“莓”好年
发布日期:2025-02-06 06:06    点击次数:96

  大众网记者 刘永健 通讯员 叶点 孙方雷 青岛报道

  腊月二十九,甘肃省定西市岷县十里镇的山坳里寒风凛冽,但“西海岸—岷县东西协作”高原蓝莓产业园的温室大棚内却暖意融融。青岛西海岸新区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孙方雷蹲在一株蓝莓苗旁,仔细查看土壤湿度和枝芽长势,手机里传来千里之外妻儿拜年的视频问候。这个除夕,他选择留在海拔2300米的岷县,用专业与坚守,续写着青岛西海岸与甘肃岷县东西协作的深情故事。

  一粒蓝莓里的山海情

  2021年,青岛西海岸新区与岷县建立东西部协作对口帮扶关系,将产业帮扶作为东西部协作的破题之笔。2023年10月份起,西海岸新区累计投入帮扶资金一千万元用于高原蓝莓种植项目,而孙方雷正是带着“让蓝莓在高原扎根”的使命来到岷县。

  “这里昼夜温差大、紫外线强,传统蓝莓品种根本扛不住。”面对挑战,孙方雷团队筛选出6个耐寒抗旱品种,创新了设施农业基质栽培新模式,填补了蓝莓在高原上种植的空白,是首次实现高原蓝莓种植的案例。除夕当天,他带着当地村民学习掌握蓝莓种植管理技术,调试新引进的水肥一体化系统,“年后我们计划再扩大亩蓝莓种植区,要让岷县的老乡们掌握好新技术,更好地带动当地发展,增加村民收入。”

  万家团圆时的守护者

  当城市灯火点亮年夜饭的餐桌,孙方雷的“年味”是育苗棚里的日光灯与记录本上的数据。妻子陈福梅在视频里展示着包好的饺子,在莱州市土山镇政府工作的大儿子和8岁的小儿子昊昊正在谢谢爸爸从千里之外送来的贺年卡。这位连续两年在岷县引领高原蓝莓产业发展,除夕夜仍坚守在蓝莓园里的高级农艺师眼眶微红:“错过团聚确实遗憾,但看到第一批蓝莓让20多名村民(其中有10个贫困户)户均增收2万元,值了!”

  他的坚守感染着当地群众。蓝莓产业园管理员逄队长带领着当地村民端来热腾腾的饺子,产业园保安张大爷主动留下值守:“孙工为我们连年都不回,我们更要护好这些 ‘蓝宝石’。”

  东西协作的“莓”好未来

  从青岛西海岸新区到甘肃岷县,跨越1800公里的“蓝莓纽带”正结出丰硕果实:岷县蓝莓产业园占地40.8亩,建设了13个设施大棚,年产值约200万元,带动周边6个村20余人就业,产业园计划二期再扩展150亩地。西海岸新区累计派出47名像孙方雷这样的技术骨干,培训本地农技人员1300人次,真正实现“造血式帮扶”。

  除夕夜,孙方雷在朋友圈写下:“此心安处是吾乡。当高原蓝莓成为乡村振兴的‘致富果’,所有的离别都有了意义。”这句话,道出了东西部协作最动人的注脚——以山海为证,用真心换真情,让每个奋斗的脚印都通向共同富裕的春天。

  后记

  当新年的第一缕阳光洒向岷山,蓝莓的枝头已萌发春芽。孙方雷们的故事仍在继续:青岛的冷链物流专线已经开通,西海岸的电商团队正在策划首届“岷县蓝莓节”,东西协作的暖流让红土高原的春天来得更早了一些。这里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,只有一群普通人用专业与热爱,在乡村振兴的答卷上写下最朴实的答案——把论文写在大地上,把幸福种进百姓心里。

  



Powered by 大满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